“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手机登录,如实填报;获取绿码,规范展示;有码有证,快速通过。”“健康码”上线,让广大市民和企业复工人员出行更便捷,也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
那么,手持健康码“绿码”能在萧山范围内一路畅通吗?昨日,记者通过几路进行了现场探访,看看“绿码”能否便捷快速通行。
上午10点多,在瓜沥镇七彩小镇卡点,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人员正在共同开展路面管控工作。当记者驱车开到卡口时,工作人员示意停车、摇下车窗。“请出示通行证。”“我没有通行证,但有‘绿码’,可以通行吗?”记者出示了手机健康码“绿码”界面。“请报一下身份证号码?”一边的民警说。在核对了身份证、测量了体温后,车子放行通过了。该处的民警表示,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不仅能显示姓名、籍贯等信息,健康码绿色也能同时显示,这样审核后就能正常放行了。
在瓜沥镇进化村永福安置区卡口,当记者出示了手机“绿码”后,工作人员通过简单的询问、测量体温,进行了快速放行。“今天出示‘健康码’的人还不多,上午也就三四个人,基本都是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基本上还是拿着社区发放的纸质通行证出门。”值班的高师傅表示,一早已经在群里收到了“绿码”通行的通知,但还是会核对身份。
上午11点左右,在太平弄社区位于西河路上的一个卡口,记者向值守人员询问,是否可以进去找人,并出示了自己的绿色“健康码”。社区值守人员看到“绿码”后表示,需要量一下体温,再登记一下个人信息及受访住户信息,就可以进去了。而在另一边的西河路社区卡口,在出示“绿码”后,除了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社区值守人员还表示需要给受访住户打电话确认,才可以进入。
记者又先后来到江寺桥农贸市场、东门农贸市场以及瓜沥农贸市场,在进出口,工作人员只要求市民拿出支付宝扫码或身份证进行登记和确认,再测量体温后,便能进入市场。对于“健康码”,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农贸市场的进出管控上还是需要登记和测量体温,不能仅凭“健康码”进入。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绿码”并非畅通无阻。在某小区门口,当记者出示了手机“绿码”后,卡口工作人员表示,即使是“绿码”,但非本社区的人员还是不能进入。而也有一些村口卡点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接到“绿码”通行的通知,暂时仍执行凭通行证、出入证等进出村。
采访发现,目前“健康码”的使用还没有广泛覆盖,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以及通行证的确认等,仍是防控的最主要手段。特别是在一些老小区,居住居民年纪偏大,在“健康码”的申请上也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对“健康码”的申领情况。在体育路上等待的外卖小哥余超就表示,自己并没有申请“健康码”,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租住的社区进行了登记,凭社区发的通行证加上测体温就能进出。市民陈女士则表示:“一开始以为这个‘健康码’是给外来人员返杭用的,所以自己并没有申请,后因单位需要才去申请了,平常也没有用得上的地方。”
“健康码”是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在线上申报,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个人在本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省通用。昨天,“杭州健康码”在原支付宝、钉钉申领的渠道上,又增加了网页扫码、微信扫码等申领渠道,可覆盖到更广泛的群体。
据悉,目前“健康码”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即显示“绿码者”,区域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显示“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显示“红码者”,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三码”系后台对申请人员自动审核、自动转换后产生,人工无法干预或修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