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临近,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全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连日来,萧山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方针,出台多项措施,筑牢安全线。
从集结1500余人的核酸采样团队,到养老服务机构实施预约,再到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河北抗疫专区,萧山正在全方位构筑疫情防控的安全线。
萧山6天内能完成全员检测
昨日,记者从区卫健局了解到,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目前我区1500余人组成的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应急队伍已集结完毕,各个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具备核酸样本采集能力。
近日,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组织开展了应急核酸采样培训。此次培训由区三医院牵头,与临浦、浦阳、义桥、进化等4个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193名核酸采样应急队员开展业务培训。
在加强核酸采样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萧山PCR实验室的硬件配备。目前,区一医院、区二医院、区三医院、区中医院、浙江萧山医院、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6家医院已经配备了加强型PCR实验室,并与萧山4家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共同搭建了一道安全“防火墙”。6家医院的PCR实验室投入使用,也为老百姓的检测需求提供了便利,“应检尽检”可以实现标本当天采样、当天检测、当日报告,“愿检尽检”人员能在24小时内拿到报告。
对此,区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徐忠明说:“按照最新的防疫要求,5―7天内要完成全区人口的核酸采样检测任务。从采样能力来说,全区1500人的采样团队,每人每天完成200人的核酸采样任务,一天就能完成30万份的采样任务,萧山以158万人口数来计,6天不到就能完成全员检测。”
养老服务机构每两周可探视1次
这两天,我区正常运营的34家养老服务机构都开始执行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区民政局要求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养老服务机构暂停接待外来参访、外来人员培训、等级评定、大型迎新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各个部门凡进入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检查的,须经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并做好防护措施。养老服务机构在院外组织的院长、护理人员以及家庭照护者培训,每次不超过50人,全程配戴口罩。
实施预约探视,每个院内老年人每两周可以接受家属探视1次,探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在院门口或一楼设立探视室,合理设计探视路线,不与老人活动路线产生交集。减少家属对老年人的物品转交,衣物、药品等必备物品确须转交,转交过程应注意消毒。养老服务机构不采购进口冷链食品。
进入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照料中心必须量体温、亮绿码、查行程,减少人员聚集。老年食堂应当减少人员集中就餐,主要针对“烧不起”的刚性需求老年人提供服务,落实错峰就餐、增设物理隔离、分餐等措施,控制就餐时的人员聚集,提倡打包外带就餐。
在空置率高、具备生活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或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单元,设置老年人隔离备用场所。隔离点应当储备生活物资和防控物资。各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按民政部发布的机构疫情防控指南,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保证严格按规范进行防控和服务,确保“零感染”。对规模较大、进出人员较多、人员集聚程度较高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重点场所清单管理,每日按时上报信息。
微医开通河北抗疫专区
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发挥互联网高效优势,近日火速上线“河北抗疫专区”,在线提供24小时免费问诊服务。目前,河北居民可通过“健康河北官微”“河北青年报”两个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专区咨询。
“大部分情况通过线上问诊就能判断是否为普通感冒,可以有效避免线下就医的交叉感染,也能帮助线下医疗机构减轻门诊压力。”去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刘芳便加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在线驰援全国患者。近日,她第一时间响应,继续在线上帮助患者。
作为线上抗疫的“老兵”,刘芳表示,线上咨询当中,接触最多的是无法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的患者,“线上可以帮助患者做一个初步判断,但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尤其是到过新冠肺炎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尽快到发热门诊就诊。”
据了解,自“河北抗疫专区”上线以来,已有1236名医生在线,900余人发起咨询,访问量超过5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