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萧山区疾控中心接到疑似狂犬病病例报告。后经省市有关单位联合现场调查和诊断,确诊为狂犬病病例。事件发生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调查,督促相关人员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对其健康状况予以跟踪。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 - 3个月,少数小于1周或达一年以上,做好预防是现今最好的方法。区疾控中心提醒:一旦被狗、猫及其它野生动物咬伤,要及时就医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我被咬伤、抓伤了,该怎么办?
一定要尽快处理伤口,完整流程包括:伤口处理(伤口冲洗→清创→消毒)→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必要时),必要时还要缝合伤口:
(1)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防止疾病发生,伤口处理与注射疫苗同样重要。应首选去正规医疗机构清洗伤口,最好去专业的犬伤门诊。
如果不能立刻就诊,建议尽早自行清洗伤口,方法是: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伤口,每处伤口约15分钟。
自行清洗伤口后,应尽快去专业机构接受伤口处置。消毒和外科处理,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2)注射免疫球蛋白
伤口处理之后,若有明显出血、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尚未闭合的伤口或粘膜被舔舐(哪怕很小的伤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时,或者接触蝙蝠,应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头面部受伤且无法确定动物健康时,无论皮肤是否被贯穿,都应该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注射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注射。即使伤口已经愈合,也可以在伤处补打。
(3)注射疫苗
是否注射疫苗及注射流程一定要听医嘱。不可自行中断。孕妇和哺乳期妈妈、儿童、老人都可以接种疫苗。目前我国狂犬病的免疫程序有2种,分别是:
①5针免疫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②“2-1-1” 免疫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我该去哪儿处置伤口,注射疫苗呢?
开展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机构叫做“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控机构会在网上公布信息,一般设置在医院急诊、预防接种门诊或者独立设置。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地图APP,搜索“犬伤门诊”前往。
我想了解更多狂犬病的知识,要去哪里找?
国家、省、市、县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在官方网站公布狂犬病的相关知识,登录网站并搜索“狂犬病”词条,则可查看到相关知识。也可以拨打我国政府设立的公益卫生咨询热线12320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中,也有狂犬病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