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报告,合格;竣工验收报告,合格;行业验收报告,合格。”9月28日下午,民航首个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北海机场站坪扩建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在民航局备案的民航专业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项目。
北海机场站坪扩建工程
这个价值1.6亿的项目
由浙江明德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完成
这家公司是咱们土生土长的萧山企业
萧山速度
克服疫情阻碍 工期提前了40%
今年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那时候,北海机场项目刚刚开工,企业停工、防疫物资短缺、交通管制、人员短缺等困难接踵而至,继续or暂时停工?这是摆在明德建设面前的难题。萧山企业初到广西,本来就人生地不熟,加上疫情冲击,这个“磨合适应期”变得格外艰难。
明德公司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小组,落实防疫物资,加强人员管控。工程施工期间,人员往来频繁,但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做好了疫情防控,但台风、洪涝等天气因素也给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少阻碍。同时,施工期间,北海机场仍需运营,因此,只能采取“不停航施工”的策略,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趁着飞行的短暂间隙,抓紧时间进行施工。
“越是有困难,越要往上冲”,凭着这一股萧山人埋头苦干的“牛劲”,原定300天的项目工期,提前于189天内竣工,并于今日顺利通过行业验收,向外界完美展示了萧山速度。
萧山骄傲
全国的1/51 ,浙江唯一,华东五省的独苗
“机场场道工程建设,看似一块普通的水泥地,但这里的门道可不少。”明德建设董事长沈继刚告诉记者,“机场工程一旦投入使用,除了日常的养护检查外,要保证50年不出问题。即使拳头大小的坑洼,都会影响飞行安全。水泥不能剥落,否则可能会卷入飞机发动机,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铺设的水泥也大有讲究,水泥浇筑后,表层水泥浆要保证正好3毫米,不能大也不能小,这样的道面,摩擦力最为适中。扩建的130000平方米机场站坪,每一平方米的摩擦系数都要大小一致。同时,为了加强疏水能力,机场航道还要保持千分之二精度的排水坡度,确保航道在雨后能及时排水,尽快恢复干燥。
看似“平平无奇”的机场站坪,背后却需要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据悉,目前国内拥有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企业只有51家,而浙江明德建设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内,甚至华东五省(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内,唯一拥有该资质的企业。公司2003年在萧山成立,2017年取得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目前已完成十多个机场工程项目。公司聚集了民航工程建设的大批高技术人才,目前拥有民航局专家库专家5人,机场工程教授1人,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库专家1人。
萧山智造
以“互联网+”为基础 实现数字化施工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施工也成了大势所趋。“安全、高效、精准”是数字化施工的优势,在机场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明德建设建立了数字化施工平台,通过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智慧建设管理平台、数字技术的项目管控系统,AI技术的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实现施工管理、操作和检测的数字化、自动化、无人化,其数据还可以在平台内存储和回溯。
“今天的工程进度是多少?每个人完成了哪些工作?工作质量如何……”以往这些需要人工统计和检查的工作,在数字化平台上一目了然。
“这个平台的目的不是‘监工’,而是要实现全流程的科学规范及更高的安全保障。”明德建设场道经营副总经理孙炎光说,“举个例子,强夯施工是高危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特别大。过去一台强夯机组,需7人协同作业,其中6人在机下风险区域内;经明德建设数字化改造后,现在一台夯机只需一名安全员管控周界安全即可,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萧山,历来是一个
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创新之地
萧山人,一直
是富有激情的追梦人
是战天斗地的弄潮儿
为走出萧山,奔竞不息的
浙江明德建设有限公司点赞
更为无数努力奔跑的萧山实干家打call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加油,萧山人;冲吧,萧山企业!